您所在的位置:福建致公网 > 福建致公网 > 文苑百花 > 正文
钟情中华文化——缅甸侨胞父女接力办学
发布时间:2020-05-26 22:50:00来源:宣传处

国是千万家,家是社会的细胞。好的家规、家训、家风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脉络。所以,要加强家规、家训、家风的建设,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。下面我讲的故事是一个华侨家庭二代人遵循“知根、知本、不忘祖”的家训,为弘扬中华文化办学的故事。他们要通过兴办学校教育,让孩子牢记自己的根。

一、史书上记载了父辈的善举

2011年,在福州的缅甸老校友、归侨陈女士送我一本书,书名为《缅华社会大事记五十年》。这本书是陈女士父亲陈孝奇先生旅缅期间,花了半辈子时间,点滴记录下来,并由其两个儿子整理出来的。五年后,我偶然的翻到了书中的一页,上面记载了我上辈人助学的事迹。书上记录道:“1945年11月,良党知本小学复办,聘请孙友利为校长,并选出第二十四届正副董事长陈焕泉等”。陈焕泉是我的伯父。这是回国六十三年后,我在中国福州首次看到这样的资料:我的伯父陈焕泉支教办学的善举被记上了缅华史书上,而且不远万里传播到了中国!

二、父辈漂洋过海的苦难史

第一次世界大战后,世界经济一片萧条,中国尤甚,民不聊生,人民极端贫困。大伯父陈焕泉带着10来岁的小弟(我父亲)闯南洋。到了缅甸后,父亲在仰光的偏僻乡下打工,一日两餐粗茶淡饭,一年到头两套粗布衣裳。父亲终年拼命地干活,每年仅赚得三盾钱的酬劳。他不舍得开销,用布把这微薄的收入仔细包好,不时拿出来看看擦擦,钱被擦的铮亮铮亮的。终于,有一年他用凑够的钱,托“水客”把他的童养——我的母亲接到缅甸。在缅甸,母亲生了我们兄妹三人。

三、伯父、父亲等上一辈人办起了客家学堂

在大伯父的支持下,父母来到了良党镇乡下做些小生意。这里只有两户中国人。我们的生活虽不富裕,但父亲不用替人打工,只为自己的家庭赚钱,他觉得自由多了。

不幸的是,日本发动了侵略战争,1941年战火燃烧到了缅甸。1942年,我们全家逃难回国,在广东梅县渡过了艰苦的四、五年日子。

日本投降后,我们再度到缅甸。当时时我们兄妹几个都已超过了上学的年龄。好在,伯父找到缅人好友,用他的名字注册买了地,父亲及其他客家先辈们一起出钱出力,建起了客家小学。当时,虽已有福建人办的知本小学,但伯父、父亲还想再建一所客家子弟学校,以方便我们那些只会讲客家话的孩子读书。经过一番努力,终于也把客家小学建好了,校名叫国民小学。它和福建人办的知本小学互补,客家小学只有一、二年级,再高就到知本小学就读。

这个客家堂是占地500多平方米,二楼摆了个关公木雕像,客家人崇拜关公侠义肝胆讲情义的精神。课室没有砖墙,只是用木屏风隔断。是在这样极其简陋的学校里,我们学习汉语,接受中华文化的教育的熏陶,再加上父母的言传身教,我们逐渐懂得了吃苦耐劳、勤俭朴素、团结互助、与人为善的涵义。特别是“人不论男女,一定要读书明理,才有出息”的思想,影响着我的一生。

四、重建学校的梦即将实现

近年来受,世界各地兴建孔子学院热潮,我的大妹陈满英想起了母亲曾留下的话,“以后你们有了钱,一定要把学校重建起来”。为遵照这个遗言,妹妹来信征求我的意见,我当即答应支持。但我也知道复建的难度很大:学校早已成了一堆烂木,两侧的地又被旁户各侵占了三米,当地政府不允许建华校。

但我们还是决心要建。当我听到满英卖掉一块土地,却只筹得五万元时,我立即汇了十万元人民币(我俩老一年的退休金)给她。在缅甸五个弟妹预计能凑到十几万元。为了筹得更多的资金,大妹和小妹夫(缅甸人)还专门参加2017年10月在香港举办的世界客家第二十九届恳亲大会,在亲戚中筹得港币三万元。

目前,前庙后校的建设方案已获当地政府批准。我们考虑先建后部的学堂,前庙的资金目前还在筹集中。我们希望能筹集更多资金,把学堂建得气魄富丽一些。

在这里,我们还要感谢良党“建德堂”的帮助,他们派了陈老师与我妹妹、妹夫跑上跑下去申请复建学校的手续,无任何报酬,并毫无怨言。建德堂也答应会给我们一些帮助。显然,福建同胞并未忘记十多年前他们建堂时我们曾经给过的帮助。

我们一边是客家人,另一边是福建人,但我们念的都是中华同宗同祖同文化的渊源。同样在传承弘扬中华团结互助,崇文重教、行善济世精神,同样想通过办学也告诉我们的子孙要知根、知本、不忘本。

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291号
ICP备案/许可证号:闽ICP备05021241号 闽ICP备05021241号-3
中文域名:中国致公党福建省委员会.政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