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福建致公网 > 福建致公网 > 文苑百花 > 正文
小楼春秋
发布时间:2022-11-21 09:05:00来源:宣传处

缅甸老校友、归侨陈女士曾送给我一本名为《缅华社会大事记五十年》的书。这是她的父亲陈孝奇根据自己的旅缅经历,用半辈子时间记录,交由2个儿子整理出来的回忆录。多年后,我偶然翻到其中一页,书上说:“1945年11月,(缅甸)良党知本小学复办,聘请孙友利为校长,并选出第二十四届正副董事长,陈焕泉等。”我一时震惊不已,这是回国63年后,第一次看到伯父陈焕泉在缅甸兴学的相关记载。那段岁月穿越时空,跨过千山万水,浮现在我的面前……

01

第一次世界大战后,为求生存,伯父陈焕泉带着10多岁的弟弟,也就是我的父亲陈标泉闯荡南洋。

到了缅甸后,父亲在仰光的偏僻乡下终年拼命干活,一日两餐粗茶淡饭,一年到头分得两套粗布衣裳轮换;每年仅得1盾(编者注:华人对当时银元的计量单位)的酬劳。他不舍得开销,用布仔细把钱币包好,不时拿出来看看,几个钱币被擦得锃亮。终于,他凑够了钱,托“水客”把我的母亲接到缅甸。后来,母亲生了我们兄妹三人。

在大伯父的支持下,父母来到良党镇乡下做起小生意。这里只有两户中国人,环境很陌生却很平静。我们的生活不富裕,依旧艰难,但父亲不用替人打工,只为自己家庭赚钱,他觉得自由多了。

1941年,战火燃烧到了缅甸。1942年,我们全家逃难回国,在漫漫的4000公里逃难路上,为了躲过日军的炮火,经常缺吃少喝,疲惫不堪,回国后,在广东梅县度过了艰苦的四五年时光。

日本投降后,我们再度回到缅甸,看到的是满目疮痍、破败不堪的景象,生活只能重新开始。兄妹几个此时都已超过正常的上学年龄,但伯父与父亲想要让我们读书的心却不曾改变。生活的苦难让父辈们格外懂得“只有读书才有前途”这个道理。

伯父和父亲找到缅人好友,以他的名义花费1万银圆从印度人手中买了一栋楼,名为“应和会馆”。当时,已有福建同乡创办了知本小学,但伯父和父亲还想再建一所学校,方便我们这些只会讲客家话的孩子们上学。于是小楼改换用途,成为一所客家小学,取名“国民小学”。我们可以在这里完成一二年级的课程,再到知本小学就读更高年级的课程。

02

良党镇三面环江,江是著名的伊洛瓦底江的支流,镇里只有一条主街,在这条主街左右分布着40多条横街。小学占地500多平方米,位于四条街与五条街的中间位置。小学的二楼供奉关公木雕像,代表着客家人崇拜关公侠义肝胆、讲情义的品德。课堂间没有砖墙,只是用木屏风隔断。常常一个班老师的讲课声混着其他老师的声音,交杂着回荡在屋内。

那时条件之艰苦,现在的孩子恐怕难以相信。因为物资极缺,我们读书写字很少有纸和笔。当地石匠居然用锯子把黑灰的石板锯成双面平整、约2毫米厚、A4纸大小的薄石板,把石板四周用1寸宽的木夹子套住,然后在木框上打个洞,卖给我们当本子用;还用锯子锯出如圆珠笔般粗长的石条,给我们当笔用。我们把石板买回家穿上绳子放入书包里,这样拿取方便,还不易摔碎。

一二年级的课程主要是算术和唐字(编者注:汉字课程)。课堂上,把老师布置的作业抄下带回家做,老师批改后,用手或小布块将作业一擦,抄上新作业又带回家去做,如此反复。那时家里没有电灯,都是点煤油灯,我们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写字、背书,早上很早便起来朗诵课文。到上学时间,便在街边买上一块印度人从土炉里刚烤出的馕,铺上一点熟豌豆,加点盐一卷,抓在手上边走边吃,便上学去了。

在这样环境里,我们学汉语,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,再加上父母的言传身教,逐渐懂得吃苦耐劳、勤俭朴素、团结互助、与人为善的道理。特别是“人不论男女,一定要读书明理,才有出息”的思想,影响着我的一生。

03

多年以后,学校小楼历经风雨,早已成了一堆烂木,两侧的土地也被旁户侵占数米。但大妹陈满英不忘母亲那句“以后你们有了钱,一定要把学校重建起来”的遗言,来信征求我的意见。纵使心知复建难度很大,我却当即答应支持。

当我听到满英卖掉一块土地,却只筹得人民币5万元时,立即汇出人民币10万元给她。这些钱是我夫妻俩一年的退休金。缅甸的5个弟妹也陆续凑了缅币十几万元。为了筹得更多的资金,满英和我的小妹夫昂吞(音译)还专门于2017年10月赴香港参加世界客家第29届恳亲大会,从亲戚中筹得港币3万元。

从2015年算起,在这7年中,我们还获得了很多支持力量。缅甸良党福建同乡帮忙派出林玉山老师,和大妹、小妹夫一起配合。办理基建申请手续时,因为小妹夫是缅甸人,在当地又小有名气,与政府沟通较方便;妹妹陈满英与侨界联系较多,筹资方面的工作付出很多;林玉山老师不仅在福建同胞中有影响,而且能统筹规划,推动大事小事顺利进行,还带动其妹妹也出资支持。仰光以张肇基为首的应和会馆捐出缅币1890万(含钟华盛先生遗孀陈银英女士缅币500万);侄儿陈清昌捐缅币600万;陈天赐(缅甸名为吴索埃)兄妹捐出缅币100万;廖子干先生自从得悉此事后一直十分关心,临终前还专门交代乡亲给予帮助……这几年缅甸遭遇疫情,政府规定每周仅能外出半日,他们一边要维持家庭,一边还在依然为筹建小楼相关事务四处奔走,我人在国内,既担心、心疼,又被深深感动。

我与林玉山老师素未谋面,只听大妹说他年过八旬,却为我们的小楼义务奔走募捐,不遗余力,十分辛苦。后来,在募捐活动的一张照片中,我终于看到了他。可惜的是,2021年,还没能看到小楼最终样貌,他就因新冠肺炎离开人世。我听闻后心里很难过。我将永远记得他。

目前,虽然室内诸多装置还未完备,但这块购于1932年,曾建成一所国民小学,培养出许多华裔子弟的土地再次焕发生机。为符合我们中国人爱好喜庆、吉祥的审美,把小楼建得威严气派,我们专门选择了红瓦做屋顶。缅甸的屋顶都是铁皮做的,琉璃瓦很难找。据外甥女说,他们居然在缅甸找到了一家生产琉璃瓦的工厂,只是价格比较高。这座红瓦绿窗的“应和神宫”越来越有中式庙宇的样子。我想,伯父与父亲九泉之下若是得知,也会感到欣慰。

上个世纪40年代,因为父辈的庇护和坚持,我们得以走入学堂,听着混杂的讲课声,奋力成长、成才;现在我们沿着他们的路继续前行,竭力传承团结互助、崇文重教、行善济世的民族精神;也希望在未来,我们的后人能不忘祖、不忘本、不忘根,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。

那时,逢年过节,客家后代齐聚小楼,乡音再叙,一定很热闹。

(作者:陈琼英)


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291号
ICP备案/许可证号:闽ICP备05021241号 闽ICP备05021241号-3
中文域名:中国致公党福建省委员会.政务